麻辣社区-四川第一网络社区

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
阅读: 8870|评论: 6

千年的文化积淀 聆听鲜为人知的盐源(转帖)

[复制链接]

发表于 2014-3-20 23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    千年的文化积淀 聆听鲜为人知的盐源(转帖)
    盐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历史。千百年来,盐源承袭了灿烂、丰富的文化遗产,积淀了厚重的本土历史文化。
打赏

微信扫一扫,转发朋友圈

已有 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

   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。
   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、视频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
   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。  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、视频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3-20 2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 在西昌至泸沽湖公路金河与骡马堡间的路旁山崖上(距公路几十米),有一处摩崖石刻,上书“润盐古道”四字,崖下有一条羊肠小道依山在荆棘丛中通向远方,这便是南丝绸之路上的运盐通道。据《汉书》记载,“定笮县出盐,步北泽在其南”。在西汉以前盐源就已产盐。因为盐的缘故,盐源在元朝时叫过润盐州,在明朝时叫过盐井卫,至清朝雍正六年以盐名县定为盐源。 本帖最后由 大胡子使者 于 2014-3-20 23:36 编辑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3-20 2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 盐源境内产卤,且分布较广。但产量最高的只有两处:分别是县城所在地的白盐井(今盐源盐厂,到公母山可经过参观)和位于盐塘乡政府所在地的黑盐塘(盐源至泸沽湖公路旁)。盐源制盐史可追溯到西汉。通过钻探,盐源盐矿宽1公里、长1.7公里,埋深700-1200米,储量达30多亿吨,“盐源”之名确实名副其实。现在盐源盐厂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80000吨。食用盐除供应全州外,还销往附近邻省、县。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3-20 23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 古城墙、城门洞、钟鼓楼、琉璃瓦、画栋雕梁--的盐源古城卫城镇,位于小高山脚下、盐源大坝东头,为解放前盐源历代之首府。在明初为盐井卫驻军营房。“筑城以卫之故为盐井卫城”。古所谓马惊营较场所在地。清雍正七年始改卫为县,后即以卫城为盐源治所。原城墙高一丈五,厚一丈二,长四华里多,历经四十年修筑而成。城正中有钟鼓楼,高约三十余公尺。古城内建有58座大庙,城外也建有寺庙。城周东西南北有四门,分别为崇仁门、正义门、广礼门和顺智门。如今,古城大部分古建筑仍保存完好,南华宫、宝华店、戏台、天主教堂等宫堂尚存;城墙已是断壁残垣;钟鼓楼已只剩下底座的圆洞门在风雨中残立。城内卫城小学,乃建于元朝的柏香书院,建校史之长为全县之最。城东为邓小平题词、于 1951年修建、10000多平方米的卫城烈士陵园,园里安息着为解放盐源在卫城剿匪牺牲的屡建战功、赫赫有名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552团团长周培成烈士和无数官兵,还有为盐源民改而牺牲的彝族女干部曲木阿嘎,以及在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盐源籍烈士们。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3-20 23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 然而,盐源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,那就是其久远的历史文化底蕴。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,盐源就先后出土了大批令人惊讶的文物,有旧石器时代的石斧;有新时器时期的石刀、陶片;有战国至西汉的青铜器。无声的文物向世人证实,早在五千年前,盐源先民就在这里生活繁衍,战国时期这里已成为重要的民族走廊,是南北文化长期融合的区域。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3-20 23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 距盐源城东北七公里的毛家坝西汉古笮人墓,早在1988年就曾出土过国家一级战国文物青铜鼓。其后,通过省州文物部门以及南方丝绸之路考古队的考古、挖掘和发现,大量青铜器等器物和武士遗骸、殉葬马骨等墓葬文物相继出土。通过考古专家考古分析,盐源古代处在南来北往各民族交往的要道上,文化面貌相当复杂,通过对古墓的研究,对了解盐源古代民族文化的演变极有帮助。并认为,笮文化似乎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有着联系。像三星堆一样,盐源古笮人文化遗存的多样性特征让人扑朔迷离。

发表于 2014-3-21 10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写得很好
  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!详情请点击此处>>
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